【喜迎二十大】法学院举办“庭审实质化背景下证言可信性调查的反思与现实路径”讲座

2022-10-14 来源:法学院--教研动态 浏览次数:4055

      1012日下午,法学院喜迎党的二十大,跨学科学术交流系列讲座以腾讯会议的形式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法学院张伟副教授主讲,主题为“庭审实质化背景下证言可信性调查的反思与现实路径”。全体法律硕士聆听讲座。讲座由法学院王丹屏副教授主持。
  张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她讲述了庭审实质化改革背景下的庭审虚化凸显证人证言调查制度缺陷。她以李锦莲案件为切入点引出话题,该案件对于证人证言的运用,反映了我国司法关于证人证言可信性调查一直未在庭审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于庭审实质化改革进程中的庭审依然虚化;讲述了论证证言可信性调查的必要性:证言三角形理论及对庭审实质化的现实意义。她讲到要实现真正的庭审实质化,仅仅让证人来到法庭上“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须在法庭上对证人证言的可信性进行实质有效的调查。她指出,证言是一种在证据体系中占据基础地位但又存在潜在危险性的证据,证言三角形理论是论证证言可信性调查必要性的理论基础。她介绍了证言三角形理论对庭审实质化的三个现实意义,一是针对证言三角形理论所揭示的四种证言性危险进行质证,实现庭审调查的“最大个别化原则”;二是证言三角形理论为被告人的“平等最优”保护提供了充实基础;三是证言三角形基本模型有助于抑制庭审中宽泛的自由裁量权。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推进庭审实质化之证言可信性调查的现实路径。一方面是基于“诚实人假设”的证言可信性调查指引,另一方面是基于“说谎人假设”的证言可信性调查指引。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分别就裁判文书检索、法院繁简分流等问题进行发问,张伟进行了耐心解答,与同学们交流研讨,气氛十分热烈。
  此次法学院系列讲座既是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活动之一,也为加强学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激发师生学术研究兴趣,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