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文学院党委“七一”走访看望 在校居住的三十年代的老党员同志

发布时间:2022-07-04 信息来源:文学院  浏览次数:23741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七一”建党节日当天,文学院党委书记任秀丽、党委副书记王立民、副院长陶国山、团学办主任宋慧莹和青年学生党员,走访看望在校园内居住的文学院退休的老党员吴逢箴、唐静玲、廖光耀老师,为他们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并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吴逢箴、唐静玲、廖光耀三位老党员,都是出生于战火纷飞的三十年代,成长成才于新中国的红旗下,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52师文工团,来到西藏公学参加学校筹建初期的工作,一生扎根在黄土高原,奋进在雪域大地,为西藏的高等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位老党员为在场的师生党员们讲述他们坚守在民大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他们纷纷响应学校的动员,志愿报名投身于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见证了从西藏公学到西藏民族学院再到西藏民族大学的发展过程,在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始终贯彻落实“担当奉献 求真务实 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他们满怀深情地细数从政治系到语文系,到人文学院,再到文学院的发展历程,仿佛岁月这个“老人”正从我们眼前缓缓走过。在谈到教学时,老师们回想起当时双语教学时的场景,大家依据各民族学生特点所独创的“教学形象化、辅导多样化、生活汉语化”的“三化教学法”,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三化教学法”后来被《民族研究》刊登并推行至多个民族地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他(她)们白天是学生们的老师,晚上是学生们的父母,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创了民族团结教育的优良传统,留下了民族一家亲的温暖佳话。在西藏“开门办学”时期,积极响应号召,奔赴那曲、昌都等地开展党建、招生和教育教学工作。从起初对“双盲”学生进行简单的突击识字教学,到后来成立专科,最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他们和西藏公学一起成长,不断进步。他们敢于冲先,勇担使命,用青春,用信念,用智慧时刻践行着“党有号召,我有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一声问候传真情,一席嘱托催奋进。吴逢箴老师亲笔写下一篇《作


为党员的七一感怀》交给党组织,表达了他对党的生日的祝愿和对文学院的美好祝福。老党员们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西藏高等教育,是民大的开拓者、建设者和见证者,为民大的建设,为文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对党的民族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贞,对西藏这片热土的无比热爱。他们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文学院党委号召全体师生党员,要以老党员同志为榜样,从往昔的奋斗经验中汲取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矢志不渝,潜心教育。要秉承民大“爱国 兴藏 笃学 敬业”校训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为党和人民、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何新超、宋慧莹

图:邓佩媛 周欣

视频:杜宇桐

审核:任秀丽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党委(院长)办公室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党委(院长)办公室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和网民自主发布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党委(院长)办公室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党委(院长)办公室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党委(院长)办公室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电话: 029-33755000 传真: 029-33763081             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学校)办公室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