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
血糖是指存在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食物。血糖要经过胰岛B细胞的分泌的胰岛素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产生能量。人一天中的血糖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规律为餐前血糖偏低,而餐后血糖偏高。但正常人的血糖,无论空腹还是餐后,都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变化的幅度不大:空腹4.4-4.61mmol/l,非空腹4.4-7.8mmol/l。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缺乏或胰岛素作用减弱,从而引起糖代谢紊乱为主的蛋白质、脂肪、电介质、酸碱平衡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症。糖尿病严重时发生水及酸减代谢紊乱,引起急性并发症;如果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还能造成脑、心脏、神经、眼、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糖尿病产生的症状有我们常说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除此以外,还可能出现皮肤干燥、搔痒、饥饿感、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经常感到疲倦、;劳累等。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而且这种危害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一个糖尿病患者往往由于对糖尿病的不了解,不注意对它的必要检查和正确的治疗,导致发生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从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糖尿病症状本身给病人带来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患者全身不适,被迫控制饮食,还得吃药打针,而且这些基本上都是终身的。
2.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及伴发症,包括急性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和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等,可能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
3.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可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大大下降,甚至造成残疾和死亡。
4.用于糖尿病治疗的经费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