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这种病毒除传染人类外,也可在灵长类动物间传播。1976年,比利时科学家彼得·皮奥特和同事首次发现这种病毒,并用疫情发生地刚果(金)的埃博拉河予以命名。
2、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有何症状?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的潜伏期是2至21天。一般一周左右发病。据专家说:感染者再出现症状前没有传染性。
早期症状为发烧、身体虚弱、肌肉疼痛、头疼和嗓子疼,随着时间推移,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病人会出现呕吐、腹泻、肾功能和肝功能损伤,甚至体内外出血等症状。
3、一旦感染埃博拉病毒出血如何治疗?
现阶段,没有任何特效药可以治疗埃博拉出血热。一旦被感染,患者应接受隔离,并由穿着特殊防护服、戴手套、面具和脚鞋的医务人员为患者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如降温、出现肺部炎症时给与抗生素静脉输注,另外给予高营养饮食,以增加的抵抗力等。
目前还没有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一些疫苗正在实验中,尚未推向临床使用。
4、埃博拉病毒如何传播?
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时是人畜共患疾病。据现有研究:非洲的果蝠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天然宿主。埃博拉病毒传到中国的概率不是特别大,目前国家也采取了相关措施严防病毒携带者进入中国。因此大家不要恐慌。
如果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及用物及尸体就有可能感染该病毒。如果男性患者康复了,在康复后的7周内,有可能经性行为把病毒传给伴侣。医护人员由于直接接触患者,因此受感染的概率更大。
5、如何预防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对热敏感,60摄氏度加热一小时可以灭活,100度煮沸5分钟也可以灭活。日常使用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脂溶剂、酚类消毒剂、过氧乙酸等,还有紫外线等,都能将其灭活。
据现已有研究: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这类动物喜食植物、水果,因此我们食用水果应削皮,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食用肉制品应确保煮熟。
(1)了解疾病的性质、疾病是如何传播的以及如何防止其进一步扩散的知识。
(2)遵从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指引性文件。
(3)如果怀疑周边的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鼓励他们到医院治疗,或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4)处理埃博拉死亡病例时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
(感染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