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邀请王联芬老师讲“西藏、民大”故事

2019-10-10 来源:法学院--院内新闻 浏览次数:3279

2019年10月9日下午,法学党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邀请我校老教师王联芬同志为全院教职工讲授了一堂感人肺腑、发人深思、促人奋进的故事。法学院党政领导以及全体教职工30余人参加。
王联芬老师1957年中央民大毕业后,自愿申请到西藏工作恰逢西藏公学筹建,被分配到西藏公学任教。她学的是藏文专业,一直在学校从事藏汉双语教学工作,一干就是近四十年,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乃至毕都献给了西藏民族教育事业,为西藏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她是亲眼目睹我们民大从创建、发展到今天的亲身经历者、见证者。
王老师从国家党中央几代领导人对西藏人才培养的重视和西藏公学成立的历史意义讲起,西藏民族大学的前身西藏公学是建立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特殊的历史任务,是为国家和西藏重点培养民族干部,解决民族问题,自成立以来为西藏输送了大批热爱国家、忠于党、为西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合格人才。
当时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农奴的后代,甚至部分年龄稍大的学生本身自己就是农奴。这些学生在旧西藏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受到了极为残酷的压迫。这批同学来了以后,他们感到确实是共产党救了他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不管是在教室、宿舍还是操场上,到处都是学生学习的身影,他们的进步也非常快,学习的态度让老师都极为感动,一年的时间就能熟练掌握汉语的说和写。当时我们的老师既有十八军的战士也有新来的大学生,对学生也很好,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生活,在学习上给予学生们巨大的帮助,在生活上给予学生巨大的关心,许多老师都工作到深夜,甚至于连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都无暇顾及。学生们由衷的说老师们就像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关心爱护他们。
在1959平叛时,我们的学生纷纷自愿写请战书要求参与反分裂的战斗。有的成为解放军的翻译、有的发动群众、有的甚至参加了一线战斗,有不少学生牺牲在了战场上。民大的很多学生都成长的非常不错,都走上了领导干部的岗位,这就是我们的民大“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精神。很多学生60多年了还对自己的母校充满了感情,真正做到了民大人爱民大。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民大能够发展到今天,与几代民大人大家共同的奋斗是分不开的,甚至不少我们学校的老领导把自己甚至是自己家人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民大和西藏。
我作为一名老教师,感觉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学生培养出来,回去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新西藏,那就是我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情。
王老师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建校60校庆时,致我校“贺信”是我们老一辈革命家的荣幸,习近平总书记短短400多字的贺信,对我校建校60年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对我校今后的发展寄予莫大的希望。她老人家将主席的“贺信”原原本本,一字不漏解释的淋漓尽致,并语重心长激励我们:你们不要辜负我们的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以及“民大精神”,在实现我校2020计划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琼书记总结到:1、王老师拖着病体给我们言传身教,故事非常感人,发人深思;2、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领悟的十分深刻;这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无私奉献精神,王老师一家四口(爱人:夏祖明,十八军老战士,第一代民大人,为西藏的民族教育事业献出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生前获得优秀教师等多项殊荣;女儿夏青,现任西藏民族大学财务处处长;儿子夏阳现任西藏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他们两代人在为我校的发展做出无私的努力。王老师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与会的教职员工深受感动。激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遵循“老西藏精神”,遵循我校“爱国、兴藏、笃学、敬业”校训,撸起袖子加油干,要继续坚持思考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