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帮助
# # #

  1. 学工动态
  2.  
  3. 首页 >> 思政教育 >> 学工动态

我们在一起 筑牢心理防线——学校开展班级心理委员与宿舍长专题培训

发表时间:2025-10-24 / 信息来源:学生工作部(处)--学工动态 / 浏览量:39

 
 
        为进一步健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以“五育并举”和“我们在一起”为抓手,助力“健康民大”“和谐民大”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秉持师生“身心相养”理念,面向全校班级,聚焦心理委员与宿舍长的岗位职能,开展了“识危机、会互助、能预警”为主题的专项培训,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发挥学生朋辈互助力量在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中的效能,为校园心理健康防线注入了青春力量。

 
         精心组织。学校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任课老师中优选出7名教学经验丰富、危机干预实践能力强的老师,通过线上分组研讨、线下集体备课等方式,制订出适合学生实践操作的课件。每位老师负责对接两个学院的心理委员、宿舍长等学生干部展开培训,利用学生晚自习、周末等休息时间,对2200余名心理委员、宿舍长等学生干部进行精准实效的专业培训。 
   聚焦核心。老师们以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宣传为目标,聚焦大学生常见的焦虑、抑郁、恋爱交友、人际困扰等心理问题,切实分析了其成因与外在的表现,明确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别。重点讲解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信号,包括情绪、行为、语言三个维度的异常表现,明确转介路径,对心理委员、宿舍长的工作职责作了明确划分,对如何更好地助人,以及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也作了特别强调。结合真实案例模拟心理危机场景,区分“一般情绪困扰”与“需要干预的危机状态”,对常见的心理危机表现形式,详细地进行梳理。让心理委员、宿舍长重点关注处于危机状态的情况。要注意身边的同学如有长期情绪低落、社交回避、躯体化症状、消极语言等情况,需要第一时间联系学院心理辅导老师,并协助对接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避免拖延或擅自处理。

 
         注重实效。本次培训以“理论+实践”为核心,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也让学生学习掌握了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技巧;又强化了心理委员、宿舍长的角色认知和职责定位;更是增强了心理委员、宿舍长等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起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反馈机制。
  持续跟进。后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将针对培训内容进行“回头看”,持续和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合作,对今年新生班的心理委员和往届未通过考试的心理委员持续免费开通线上MOOC培训和考试,让所有的心理委员都能通过专业培训,拿到资质证书,继续完善心理委员认证制度。进一步巩固和优化培训效果,推动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真正成为校园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务求实效。经过此次系统性的培训,心理委员、宿舍长们等学生干部纷纷表示受益颇多。他们普遍认为培训内容实效性强,尤其在危机干预和沟通技巧方面收获显著,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更增强了朋辈助人自助的责任心和决心。经过培训满意度抽查显示,99%的受训学生表示“对平常开展班级心理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24考古本的帅荣同学说到,“以前总觉得陪伴同学就是和他们聊天,倾听就是安静地听完,培训后才明白,需要共情地去倾听和陪伴对同学才是有帮助的”。财经学院24审计的尹升鑫同学表示,“经过学校组织的心理委员培训,我对自我的角色认知也更加明确了,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助人者自助,我觉得我的生活也因为这份责任而变得更有意义。”新闻与传播学院23新闻的曾慧同学表示“心理委员、宿舍长是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时刻关注同宿舍舍友的情绪,看见‘舍友’的小情绪,这种被看见被关注的力量,比任何安慰都管用。在舍友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我觉得自己生活得更有价值感了。”

  
         此次系列培训不仅为心理委员、宿舍长等学生干部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让他们明晰了自身在校园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角色价值。让他们在助人与自助中实现双向成长,为构建和谐校园心理健康生态打下坚实基础。下一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持续深化“全员育心”理念,通过线上培训和线下校内外讲座等形式,推动心理委员与宿舍长等学生干部真正成为校园心理健康安全防线的第一道屏障,共同营造“我们在一起”的温暖校园心理氛围。          
 
       (文:谢凌飞/图:各学院/审核:易广川/编辑: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