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信息正文

学校召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5-11-28  信息来源:教务处 浏览次数:32
        11月27日,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集体备课会在渭城校区召开。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采守宽,党委常委、副校长史本林、王浩出席会议。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校办、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人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备课会由教务处处长秦国华主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负责人高虹系统介绍了该课程2020年开设以来的发展历程、教学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教师代表许风顺、益西卓玛、白曼、张爱玲等老师围绕“人际交往”“恋爱心理”“情绪管理”等专题,结合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深入交流了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评估跟踪的心得体会和探索努力,坦诚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瓶颈,引发与会教师的广泛共鸣。

研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与会人员围绕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整合、师资能力提升等议题展开深度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进一步强化课程的实践性与针对性,推动教学内容与我校学生心理特点深度融合,增强课程的本土化与文化适应性。同时,建议加强师资的系统化培训,提升教师在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研讨中提出的“推动自然班教学”“开发校本教材”“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等建议,为课程下一步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

史本林在点评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体教师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课程属性、理清教学重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资源、深化实践教学环节,处理好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等关系,推动课程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采守宽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本次集体备课会的意义与成效,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的战略意义,将“老西藏精神”融入课程教学,锤炼学生意志品质。二要坚持“五育并举”,以“我们在一起”为指引,推动以体育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美育、劳育有机结合。三要坚持以生为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把个人成长融入社会发展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次集体备课会既是一次教学研讨的深入交流,更是一次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再出发的动员会。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着力构建具有民大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筑牢“心理”根基、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