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信息正文

捕捉高等教育“质量”的轮廓

发布日期:2011-05-13  信息来源:教务处 浏览次数:6032
  无论是去年公布的教改纲要,还是前不久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都彰显着“质量”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关键词。然而,关于高教品质的资讯却难以准确掌握。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拿什么来衡量大学的质量是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究竟包括些什么?
  美国卡内基教学发展促进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赵春梅提出如下观点
  声誉 = 质量?
  将大学声誉等同于它所提供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常见的做法。这对于难以获取足够信息评判高教质量的消费者(学生及其家庭)和公众而言,似乎成本低、风险小——毕竟和企业不同,大学是稳定性较强的组织,短期内质量会相对较好地保持连续性。
  但过于依赖声誉对质量进行判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声誉只是人们对质量的“期望”。赵春梅指出,声誉主观性较强,未必等同于真实的质量。例如,一所理工类高校颇享盛誉,但它的文艺社科类专业,培养质量未必赶得上其它不那么知名的高校的同类专业。
  不仅如此,声誉还具有滞后性。而这种滞后性会“偏袒”那些有老字号招牌的高校,即便部分专业培养质量差一点儿,也有学校声誉垫底;“后起之秀”则难于被公众接纳。这些弊端不利于高等教育行业的发展。
  科研、师资、硬件 = 质量?
  科研经费与科研成果、师资状况(包括教职员工的学历情况、师生比等),以及基建和教研设施状况等也常被作为评价大学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高校教学的客观条件,但正如赵春梅所指出的那样,一方面“科研不等同于教学”,另一方面评判质量看的是产品的质量,而作为产品的学生可能享受不到这些“过程类指标”。
  分类是考察“质量”的前提
  高等教育的产品是毕业生,其产品性质的特殊,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很难被清晰地界定。但从产品的角度,除却以结果为导向、通过就业评价来考察高教质量,赵春梅也提供了更多评估质量的思路:对毕业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如对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基本能力的考核;以及基于学生体验(Student Engagement)和满意度的评价,如贫困大学生在校获得的帮助、学生对学校服务的满意度,等等。
  尽管不甚明晰,但我们已经可以感知到,考察高等教育“质量”不可能是简单的一项或几项指标。合理地评价大学质量,我们要做的不是仅仅罗列尽可能多、全面的指标,讨论各项指标的权重;“我们要对大学进行分类”,赵春梅如是说。因为一条准绳会导致大学发展同质化,出现不知不觉地把追求“大”而“全”,或者“提升”学位授予层次等偏离原本特色的目标作为赴汤蹈火、势取必夺的重大任务。通过分类进行评价,才可能体现并促进高校的多样化。

                                 源于麦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