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信息正文

名校教务处长论教学(二)

发布日期:2011-06-29  信息来源:教务处 浏览次数:618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长
  2008年日本3名科学家同时获得了本年度物理诺贝尔奖,该国历史上诺贝尔获奖人数达到11位,其中包括了完全由日本本土培养的科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科规模小于我国大部分985高校,迄今该校已有31名校友和教授获得了32次诺贝尔奖。本文对当前我国大力倡导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更进一步思考,从文化、方法、平台三个要素切入,探讨其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一、要素一——创新文化
  纵观这些诺贝尔获奖者成长轨迹,他们在接受初、高等教育之时就有着探索未知的浓厚兴趣和恒心,更可贵的是他们所处的孕育这种原动力的深厚的创新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从事创新活动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创新成为了潜移默化的传承。持之以恒几代人,果实便如同春播秋收一样如期而至。谁来营造这种文化?大学担当了重要角色。
  1.营造创新文化是大学的责任
  假期中的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虽暂停了课堂教学,但见实验室里许多研究者和学生却专注地忙碌着;斯坦福大学校园内,不时见到长者指点着实验室门口那字迹已斑驳的刻有创始人名字的花岗石匾牌,为青年人讲解着他的科学贡献,看似高中生的青年向往溢于言表,许多创新好奇或许正是源自于这种循循善诱;密西根大学迪尔本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Dearborn)里,在并不先进的计算机房内,许多学生正从事着工程软件的开发;劳伦斯理工大学(Lawrence Technolegical University)内,汽车工程和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正埋头装配着联合设计的汽车,而建筑系开放性实验室内,学生按照计算机三维图形制作着建筑模型,人人动手,不见袖手旁观者,由此,我们联想起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工作过的卡门流体力学和空气推进实验室(Kaman Laboratory of Fluid Mechanics & Jet Propulsion),在1940年初开展了一系列并非为政府资助的项目研究,其储备的研究成果在二战时却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果没有创新成果的积累,战时就不可能有制胜的手段。
  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又是一个成功的经验。该校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2个专业,前提很简单,就是“跟着兴趣和热情走”,因此该校的学生知识面广,富有创造力。
  当我们在探究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容易看重成功的结果,对其中创新文化的持续贡献及其创建的艰巨性往往重视不够,于是大学不自觉地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硬件设施的改进和实验室的扩建上,以此作为确立学校地位的依据之一。故屡见我国不同层次大学在几近相同的评价体系下,为获取有限的资源和名声而博弈,对创新文化本身的基础培植自然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无暇顾及。国内甚至还曾出现过要举国家之力重点扶植,实现我国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的声音,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对创新文化的建立实则有害无益。匈牙利科学家伊什特万•豪尔吉陶伊曾经说过:“从事科学工作的目标直指诺贝尔奖,特别是从科学生涯的早期就这样做是徒劳的,也达不到目的……通过调查诺贝尔奖得主走过的不同道路,还有一个教训必须知道,那就是不存在得奖捷径”,这句话实际上已给我们目前的一些做法提供了历史借鉴。
  2.创建办学特色是创新文化的体现
  创建创新文化是大学的功能之一,营造一种能熏陶与沐浴学生积极创新与探索的氛围,使大学成为创新的源头和实践者,这是中国大学当代最需要做的工作之一。近年来,大学重视特色建设实际是一种很好的营造创新文化的体现。在教学质量和教学规范采用可比划一的标准基础上,大学根据自身优势和条件,积极寻找发展生长点,集有限资源在最擅长的学科领域中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实践。在有限资源下,作为适应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办学,大学必然要扬长避短,自觉形成学校之间的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学生得以在最擅长的学科研究方向中接受熏陶,培养在该学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久而久之必然形成一种文化。就像以前人们说到造船就会想到交大的优势,谈到建筑,清华、浙大和同济的学生最优,这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对一种文化的认可。
  2008年,上海市教委尝试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态势,组织实施了2008—2020年部属、地方本科院校新一轮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通过专家的严格论证、学校答辩和分类指导,确定了各校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从而为最优化指导教育资源配置提供了依据。从此上海各高校将更加潜心各自的学科建设与特色凸现,有利于不断促进和加强创新文化的形成。
  二、要素二—— 创新方法
  温家宝总理寄语我国高等教育“自主创新,方法先行”,指出了我国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技术路线。审视我们现有的大学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陈旧,流于形式的教学改革,不仅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低下,而且不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我们有许多不成功的教训,如我们可以花费许多学时让热能工程专业学生熟练地求解线积分,但教师却很少交代线积分与流体力学中涡漩强度计算有何关系,理论和应用脱节;我们的实验室很自豪地向外国同行展示世界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其二次开发和深度应用能力却薄弱,不自觉地成为了进口仪器的试验地;我们过分追求训练学生流利准确的外语发音,课堂内却很少让学生张口说外语,学习十几年,外语交流能力却依旧低下;我们教育学生只能在正确与错误之间抉择,却很少鼓励他们在两者之间质疑,所以面对类似宇宙飞船上究竟能否看到地球上的长城的疑问,或“能”或“否”,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区区几例,很能说明当前我国对学生创新教育在方法上是不成功的,改革这种教育方法已成为了创新教育的前提。
  2008年10月,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专项,委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在教学创新中的探索与实践、方法与理论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方法改革和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参与项目竞争的高校数量之多,说明高校已对这项工作的紧迫性有高度的认识。
  专项建设希望达到:(1)建设一批点拨大学生创新智慧和意识的教材,正如60年代华罗庚教授所著《统筹方法平话》和《优选法平话》,它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方法使得妇孺都能明白、掌握应用,取得了增加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效果;(2)更新课程体系,倡导将“方法论”和“创造学”的精髓渗透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引进的Victor L. Streeter所著《流体力学》,从1951年第一版到1998年第九版,在内容取舍上与时俱进地融汇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本科生课程教学计划的变迁趋势,既不失理论严密性,又保持了内容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因而成为了许多工科院校的选用教材;(3)改革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不同的讲授方法,允许观点之间有“冲突”,以带给学生智慧的“碰撞”,进而加强学生的思考与判断能力。专项研究若能实现初衷,则无疑会极大地改变大学生学习兴趣退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
  地方院校在以上若干方面较985 大学更有条件率先改革,他们不必完全像研究型大学那样坚守“通识”教育防线,而是强调“通识”与“实用”并重,甚至偏重“实用”。地方高校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专业方向,人才规格“灰领”化的趋势逐渐加强,专业方向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他们的课程体系、教材与应用紧密联系,教学案例来自工程,引出问题切合实际。同时教学实验不再以教具、仪器为单一手段,而是尝试借助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实验室开展实验,使学生在工程环境中完成基础或专业实验等,加之这些专业更加强化实践环节,学生也更多地参加行业特质的竞赛,学生的知识应用有很好的落脚点。
  三、要素三——创新平台
  1.借质量工程搭建大学生创新平台
  教育部着眼未来创新人才培养,2007年提出了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鼓励竞争,支持先进的同时,在操作上加强了不同层次高等学校发展的分类指导。地方教育部门更是根据本地情况,采取配套措施,积极落实。这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有些做法值得借鉴。
  2005年,上海市教委就推出了“教育高地”和“高水平特色发展”等教育专项建设,重点扶持特色鲜明、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紧缺人才的专业的发展,支持金额从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由于其建设目标与“质量工程”宗旨相近,因此上海市教委和高校已经将其视为“质量工程”的一部分。上海的许多地方院校因其紧贴产业的专业特色获得了财政的大力支持而成为教育专项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其意义不仅在于教学硬件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更可贵的是专业造血功能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学生从中获得了更好的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实验条件。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借助教育专项建设结合行业最新技术所建立的城市轨道交通8个实验室和飞行技术模拟驾驶实验室填补了上海高校实验室的空白,为培养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开放性、示范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室,在校期间学生就能接受更好的工程能力培养。学校正在尝试将大学物理实验跳出传统实验装置的束缚,把部分实验逐渐移植到这些实验室中进行,学生将直面对象验证物理现象,了解其工作原理。通过嫁接,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创新兴趣。2007年上海市教委还推出了“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投入1000万元,资助1000个项目,各学校纷纷提供配套资金和管理办法,鼓励大学生“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追求实效”申请创新实践项目,并大胆提出允许研究失败。这种创新的做法为大学生的创新探索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创新的能力,如某大学学生预测太湖蓝藻发生的模型等成果就得到了国际有关组织的重视。
  2.组合第一、二课堂资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条件
  应该看到,在目前大学校园内学生创新氛围尚未蔚然成风之前,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导向和搭台,让高校同台竞技,检验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非常有利于激励大学营造创新氛围的主观能动性。例如2008年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并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竞赛就吸引了很多高校参加。通过“节能减排”的主题,涌现了许多体现新思维、新思想的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作品。Honda节能车竞技大赛已连续在中国举办多年,是一项注重汽车节能环保的科技类竞技赛事,许多参赛学校还在校内进行了选拔,优中选优,反映了广大高校对赛事的高度重视,因而在2009年比赛中,单位油耗行程较前年有了较大的提高,说明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制作水平的普遍提高。
  许多高校在教学环节上也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培养计划更加贴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如将取得创新学分纳入了学生毕业的刚性要求,与其说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如说是对学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必须在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课内外实验/实习、毕业设计、参与竞赛、学术讲座等方面设计、更新和挖掘资源,从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满足大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的需求,从而自觉地带动了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如师资条件,在强调硕博比的同时,也注重学缘、年龄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性,重视引入企业具有“双师”素质的技术骨干走上讲台或以导师身份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更加鼓励教师开展科研,进入实验室,到企业挂职锻炼,用切身体会实施案例教学,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仅向研究生开放的重点学科实验室放低了门槛,更多本科生作为研究助手介入了课题研究,学校及早发现了一批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好苗子。
  为应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校要进一步准确定位,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鉴于资源的有限性,大学要努力通过“双赢”的手段,取得产业的资源补充来实施这种培养方案。例如通过校企合办专业,在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前提下,采用“3+1”(3年理论学习,1年企业实践)的模式,衔接产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要求,既解决了目前学生实习愈加困难的窘境,保障学生的就业,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已经在尝试该模式,其意义在于依靠社会资源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化、集约化。
  培养创新人才,犹如培育一棵大树,其中“三种要素”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创新文化,如同大树需要好的土壤;创新方法,好比培植离不开正确的技术;创新平台,就像日常的培土、施肥和剪枝。只要三者实施得当,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成功将不会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