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信息正文

教务处举办“四讲四爱”教育实践活动之争做“四有”好老师宣讲活动

发布日期:2017-06-15  信息来源:教务处 浏览次数:3092
6月14日下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中共西藏民族大学委员会开展“四讲四爱”喜迎党的十九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藏民大发〔2017〕5号)文件精神,教务处处长相理锋在一号办公楼五楼会议室开展了题为“四讲四爱”教育实践活动之争做“四有”好老师的宣讲报告,全校近120名教师到场聆听报告,报告由宣传部段刚辉副部长主持。
相理锋处长介绍了学校开展“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明确了作为老师贯彻落实“四讲四爱”即争做“四有”好老师的主题。相理锋处长介绍了争做“四有”好老师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并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指出了争做“四有”好老师的具体要求和途径。
在谈到“有理想信念”时,相理锋处长建议要结合“讲党恩、爱核心”来学习,认真学党史、继续深入“两学一做”、结合伟大祖国的发展、结合“中国梦”,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有道德情操”方面,要结合“讲团结、爱祖国”、“讲文明、爱生活”来学习,从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当中的六条要求,教师道德红七条出发,老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同时,作为特殊的西藏办在内地的民族高校,我们要理解和把握特殊规律在“讲团结、爱祖国”方面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达赖集团的分裂行径,学习和发扬“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及“民大精神”。
在谈到要有“要有扎实学识”方面,认为教师要深刻理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我们应培养学生有什么样的素质”等问题。老师要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和教学理论,以较强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吸引学生,认真指导学生。在“有仁爱之心”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当班主任、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各民族学生,针对西藏生源学生的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最后相理锋处长还从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介绍了目前的教育教学体制机制发展动态.
段刚辉副部长在宣讲总结中指出,宣讲活动用“四讲四爱”的精神实质结合西藏实际解读了“四有”好老师的素质要求和育人使命,用统一的“四有”标准赋予了“四讲四爱”特有的职业身份含义和职业精神,具有历史维度和现实宽度,结合古今中外的各种案例,围绕“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了如何坚定理想信念,既是一场内容丰富的思政课,又是一场师德师风的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