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信息正文

西南大学深化四个融入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发布日期:2012-02-05  信息来源:教务处 浏览次数:6234
  西南大学通过“四个融入”,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融入校园文化、融入网络新媒体建设、融入社会实践活动,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彻到大学生培养全过程。

  ——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课程育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系统性。西南大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积极开辟 “三个课堂”,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将课程系统化、通俗化、大众化,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一是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课堂。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精品课程,安排固定课时,邀请名家名师,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理论学习与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相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认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开展专家专题讲座,创新第二课堂。学校定期邀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高质量专题讲座,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耳、入脑、入心。三是突出自主教育课程,丰富第三课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马克思主义论坛、红色教育论坛、红岩精神理论研讨会,参加“红岩精神?延安精神”理论学习调研实践团,搭建理论学习与思想交流的平台。先后有近3万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专题学习,形成了“人人抓学习,个个求进步”的良好氛围。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文化育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动性。西南大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突出四个文化,营造育人氛围,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是突出红色主题文化。为贯彻落实重庆市委深入推进“唱读讲传”文化活动精神,学校组织参加各种“唱读讲传”大型演出活动近30场,与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共同推出《读点经典》丛书,使“唱读讲传”常态化、特色化、品牌化,现已成为重庆畅销书的品牌。二是弘扬时代精神文化。学校紧扣时代热点,把握时代脉搏,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开展“颂歌献给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主题图片展以及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等活动。三是推广模范典型引领先进文化。以先进事迹报告会、网络专题报道、故事传颂等形式宣传杰出校友“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杰出校友李林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郭明义、“最美乡村女教师”曹瑾等先进事迹,学习他们身上所蕴含的时代主流精神和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导向、激励、感召和引领的作用。四是打造志愿服务文化。以校园文明创建、“支教”、“支农”、暑期社会实践等为重点,整合学生“特立”志愿服务总队、校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红帽子”志愿者服务队、“就业形象大使”、校教学信息中心学生志愿者等,凝练特色志愿服务精神。

  ——融入网络新媒体建设,坚持阵地育人,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代性。学校主动占领网络、手机等媒体阵地,不断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一是创建党建网络阵地。创建从学校党委到各二级党组织,到各基层党支部及各党支部所辖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的自主学习党建在线教育平台,通过设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简史》、《党校教程》、《中国近代史纲要》等网络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开拓新媒体阵地。开办《西大学子手机报》,开设“手机论坛”、“手机微博”、“手机博客”、“手机团员之家”,开辟“聚焦十七届六中全会”、“读经典 传箴言”、“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展播”等栏目,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色栏目;建设“青春缙云”网站、中国大学生在线“支教在线”共建频道及“唱读讲传”、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创先争优、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专题网站;开发建设了西南大学“辅导员博客之家”,西南大学博客、西南大学微博、学校新浪、腾讯官方微博,扩大和提高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夯实传统媒体阵地。继续开发拓展《西南大学报》、《西南大学青年报》、《西南大学学生工作》等纸质媒体、电子大屏幕、闭路电视、广播台、宣传栏等宣传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积极营造全校师生学习实践的浓厚氛围。

  ——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实践育人,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学校积极开展三大品牌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体悟,进而陶冶思想感情、充实思想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根于大学生心中。一是开展“三进三同”实践教育活动。学校在重庆市率先开展辅导员“三进三同”大走访和大学生“三进三同”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今年暑假精心组织了89名辅导员分赴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重庆等省市50余区县100余乡镇,走访近1000名学生家庭,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同时组建了150余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全国1200多个村(社区)、6625户农民家中开展“三进三同”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关爱家庭、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二是开展“带薪实习”和“顶岗支教”实践教育活动。学校共组织2074名学生分赴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参加实习活动,引导他们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开展“社会调研”实践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和工矿企业一线,针对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调研,积极撰写社会调查、思想汇报、心得体会、调研报告等材料。通过社会调研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成果,了解国家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来源《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