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信息正文

西南大学创新育人模式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园区

发布日期:2012-04-13  信息来源:教务处 浏览次数:5473
  西南大学创新育人模式,以学生生活园区为切入点,突出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教育、素质拓展、文化娱乐、服务管理”四大功能,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学生工作受益,广大学生受益,辅导员自身受益”。

  ——打造园区特色文化,增强园区育人实效。一是明确文化定位。学校结合各园区的历史积淀、环境位置、学生构成和活动特色等,提出了“红色竹园”、“科技楠园”、“人文桃园”、“艺术李园”、“健康橘园”的文化定位。二是创建品牌活动。学校以“周末文化广场”为主线,大力打造了“唱读讲传系列活动”、“辅导员园区公开日”、“学雷锋园区流动服务车”、“科学小松鼠会”、“未来教育家讲课比赛”等学生参与度高、反响热烈的品牌活动。三是丰富文化载体。在广泛征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为每个园区确定了园区精神、园区LOGO和园区地标,制作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石、名人雕塑、涂鸦墙等文化载体。四是拓展宣传渠道。充分发挥园区网、园区微博、辅导员博客和手机报等新媒介作用,让先进文化丰富和武装学生头脑。

  ——加强“三大”队伍建设,夯实园区组织基础。学校高度重视园区组织机构建设,设园区工作办公室,成立园区学生成长成才指导与服务中心,现已形成“以园区辅导员为主体,以关工委老同志为辅助,以园区学生干部为依托”的园区学生思想政治队伍,构建了特色服务体系。一是以园区辅导员为主体。每年择优选拔50余名辅导员,结合学院学生分布、辅导员所带学生等情况配置到各个园区,作为园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二是以关工委老同志为辅助。学校为每个园区聘请1-3名关工委老同志担任园区工作顾问,参加园区会议和指导学生活动,辅助开展园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以园区学生干部为依托。各园区分别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和“学生党员服务队”两大学生组织,共有学生干部、干事800余人,作为园区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依靠力量,引导和带领广大学生成长成才。

  ——创新“六大”工作机制,拓展园区有效途径。一是深入走访寝室。园区辅导员实行楼栋责任制,每栋宿舍楼都由1名辅导员专门负责,每位辅导员每周至少3次走访学生寝室,增进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二是举办主题活动。各园区围绕“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实践育人六个一工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等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三是固定时段值守。学校安排园区辅导员每天16:30-18:00和21:00-次日7:00在园区值守,接待学生来访,就学生普遍关心的学业、就业和心理等问题答疑解惑。四是加强工作指导。园区辅导员每两周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布置园区工作;园区辅导员和关工委老同志每周参加园区学生干部例会,指导园区学生干部开展工作。五是维护安全稳定。园区辅导员在责任楼栋设立楼长、层长,定期召开会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六是形成联动格局。学校每月召集学工部、后勤集团、保卫处等有关部门,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全员育人。

  ——完善“三大”保障体系,推动园区持续发展。学校将园区工作纳入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规划,出台了《西南大学关于进一步做好辅导员进驻学生园区工作的通知》,在制度建设、资源配置、资金投入、成长发展等方面科学谋划,保障到位。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学校制定《园区辅导员工作职责》、《园区学生自律委员会章程》等10余项规章制度,将园区日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二是优化工作条件。学校一次性投入200余万元工作经费,在各园区精心配置40余间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并购置了全套办公、生活家具和电器。学校根据工作情况,按照800-1200元/月标准为园区辅导员发放工作补助。三是促进队伍发展。学校定期组织园区辅导员集中学习、业务培训和座谈研讨,选派优秀园区辅导员到校外考察交流,支持申报园区学生工作研究课题,努力使园区辅导员拓宽视野,提升能力,成长发展。近两年来,园区辅导员中有1人被评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4人被评为“重庆市优秀辅导员”。
来源:《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