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信息正文

西藏民族学院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发布日期:2012-04-24  信息来源:教务处 浏览次数:1996

2012年,西藏民族学院在总结去年改革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有效形式,承担项目单位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学院相关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和西藏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扎实稳步推进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各方面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兼顾。教务处加强与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积极推动试点工作,多次会同医学院、法学院、财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制定了试点方案,督促、检查和指导方案的具体实施;各二级学院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参加领导小组,为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和方案的制定献计献策,提供智力支持;教务处协同宣传、人事、财务、图书馆等部门,在改革试点工作的宣传推广、人员组织安排、图书资料等方面提供资源支持,并在2011年度为每个试点拨发了第一批次10万元的项目经费,为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资金保障。

二、深入展开调研,修订培养方案。医学院利用2011年的寒、暑假,组织多名骨干教师带领临床医学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等7个班学生共计395人次深入到西藏各地的县乡一级的卫生医疗机构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适合西藏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生方向的培养方案,通过见习、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学生在校学习结构转变为三年半的基础知识学习、一年的临床实习、半年的社区医疗工作站的实习;将“医学院临床技能竞赛”列为常规竞赛活动,展开了以能力为主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索。财经学院分别组织了专家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用人单位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以及教改研讨会,对财政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路径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探讨,并在试点工作进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方案,先后两次修订了财政学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三、修订教学大纲,改革培养模式。法学院组织教师认真研讨并制定了实施方案,编写和修订了法学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采用导师制,并2011年开始与厦门大学对20115-10名法学本科生采用“1+2+1联合培养模式,即大学一、四年级在西藏民族学院培养,大学二、三年级在厦门大学培养。财经学院通过组织调研,制定了可行细化方案,编写《公共财政学》教材,成功申报了《财政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筹备学生资料室,实施导师制,建成了与咸阳市税务事务所财政学创新人才实习基地和咸阳市工商银行投资课程实习基地。为了达到博识教育的目的,新闻传播学院大幅度扩大学科基础课课程数量,使课程数量达到13门,总课时465课时,在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13-18%,建成“新闻传播综合实验中心”,保证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需要。

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能够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新闻传播学院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在北京、拉萨、日喀则、西安、广州、咸阳等城市,建成如中国西藏信息中心、信诺国际传播顾问集团、西藏日报社、西藏电视台等专业实习基地27个,并将学校自有的7家媒体纳入专业实习基地网络,涵盖新闻、广播电视、广告等专业领域,并在第六学期专门安排10周时间,组织各专业全体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投资10万元建设播音专业教室。20111225晚在学校文体馆成功举办了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汇报演出,获得一致好评。医学院将西安、咸阳、拉萨三地数所三级医院及咸阳市条件较好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作为全科医生方向学生的见习、实习基地,从入学至临床实习之前,每生见习时间共计150天。法学院在2011年四次组织学生近300人次前往法院、看守所等单位进行观摩和学习,并将庭审活动请进教室,开展诊所式教学活动,建成了“在区内以拉萨为中心”的法学专业学生实习和教师调研的协作单位群体平台实习基地,规模达到20个。财经学院在原有实习基地规模的基础上又建成了与咸阳市税务事务所财政学创新人才实习基地和咸阳市工商银行投资课程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