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简讯180期
学校启动“AI智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战略部署,适应AI智能教学技术发展需求,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智慧教室场景中的应用能力,学校于3月初启动“AI智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活动。3月14日,教务处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周屈兰教授,在渭城校区作“Deepseek+智慧课程的创新与实践”主题培训。各学院教学院长、一流课程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和师范生代表200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加培训。
周屈兰教授从理论到实战,深度解析AI教学创新,实战演练助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他从知识图谱的教学理论基础切入,系统阐释了其在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实现教学内容可视化中的核心作用。他以《燃烧学》线上+线下一流课程的建设为例,现场演示如何利用DeepSeek生成知识图谱,设计可视化教学方案,通过动态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参与度。参训教师通过实际操作AI工具快速体验了构建混合式课程框架,掌握生成式AI在备课、课堂互动及课后评价中的具体应用技巧。
本学期,教务处将协同组织部(人事处、教师工作部)、网络信息技术中心,聚焦AI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全流程,围绕“理论—实践—创新”三层体系,持续推动线上和线下系列培训活动,助力教师掌握AI工具的应用策略和智慧教室的使用功能,推动教育范式向智能化、个性化转型,探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学校举办“有效构建师生同频互动的高效课堂”专题工作坊
3月25日下午,学校举办“有效构建师生同频互动的高效课堂”专题工作坊,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业务主管张珊进行主讲和指导。本次工作坊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优化课堂互动策略,实现高质量课堂教学。备战西藏自治区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教师、一流课程负责人和教务处相关工作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工作坊以“理论学习、教学观摩和分组实践”的形式开展。张珊结合多年陕西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领队和教师课程培训工作经验,从利用思维导图实现课程目标可视化、采用“脚手架式提问”搭建学生思维阶梯、设置跨学科任务挑战培养学生复合型问题解决能力、AI智能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生成可视化报告等方面,分享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参训教师观摩研习历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的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后,就“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课堂有效互动和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等问题展开热烈研讨与交流。在分组实践环节,参训教师分组进行新文科、新工科和新医科类课程设计和与学生进行高效互动的实践演练。
(文:教务处/审核:秦国华/编辑:刘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