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文学院师生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了解,提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文化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学院于11月6日下午在4313教室举办第一届社团文化艺术节之“藏戏服饰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主题讲座。本次活动特别邀请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李宜教授做主讲人。文学院党委书记任秀丽、团学办主任宋慧莹、兼职辅导员高林林,特邀汉服爱好者丁博老师,还有文学院华服协会、墨缘文学社的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讲座由宋慧莹老师主持。

李宜教授围绕“藏戏服饰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这个主题,做了题为《藏戏服饰与生活常服关系研究》的讲座。她的讲座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指出藏戏是中华民族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具有广场演出与舞台演出兼备、戴面具表演等艺术特征。第二部分结合藏族服饰发展演变轨迹阐述藏戏服饰对生活日常服饰的吸取。第三部分简析了藏戏服饰对藏族生活服饰进行的戏剧化改变。第四部分探析了藏戏服饰中蕴含着汉族、蒙古族和回族等多元民族服饰文化,不但折射出藏民族的审美情趣、宗教心理及思想开放、兼容并包的民族精神,而且体现出藏族与汉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这些交往增进了民族团结,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了增强对讲座内容的直观体验,李宜老师还播放了藏戏演出视频并带领全体人员参观了藏戏艺术展示厅。李宜老师的讲座结合汉藏历史文献、考古文物及自己田野调查时拍摄的大量照片,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加深了他们对藏戏艺术的了解。

讲座现场,罗红宇同学根据华服协会成员所穿的汉服为在座听众介绍了从魏晋到明清时期,汉服在衣领、衣袖、裙摆等方面不同的设计特点,体现出中华服饰在发展过程中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细腻的文化元素。
在活动最后,任秀丽书记结合陕北民歌艺术家贺国丰的《祈雨调》和藏戏中甲鲁祈求风调雨顺的表演进行对比,指出汉、藏两族人民虽然演绎形式不同,但内在的精神是相通的。期望师生以此次讲座为契机,从多元文化互鉴下的藏戏服饰发展过程中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任书记还呼吁当代大学生要做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承者。这次活动激发了文学院华服社同学传承中华服饰文化的热情,对我校开展民族团结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顿巴卓玛
图:阮静 颜巧玲
编辑:次仁拉姆
审核:任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