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显示正文
文学院举办“青春之歌唱响文院”歌手大赛初赛暨 第一届“与子同袍共兴中华”社团文化艺术节闭幕式

发布时间:2021-12-01 信息来源:文学院  浏览次数:2452
11月28日晚,文学院于渭城校区地下多功能厅举办“青春之歌 唱响文院”歌手大赛初赛暨“与子同袍 共兴中华”第一届社团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文学院党委书记任秀丽、共青团西藏民族大学委员会文体部部长徐佳、文学院学生办公室主任宋慧莹和辅导员武玮、高林林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白荷、洛追青绕同学主持。
文学院第一届“与子同袍 共兴中华”社团文化艺术节,由六个板块组成,旨在庆祝建党百年华诞、西藏和平解放七秩华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时代主旋律,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文化节活动历时一个月,在文学院党委的倾心指导和团学组织的精心筹备下,取得圆满成效,获得了参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致好评。文化节11月5日晚,以“与子同袍 共兴华夏”民族文化体验活动开幕,为渭城校区的师生展示了一场“百人共舞锅庄”的视觉盛宴。醉心投入舞蹈的郑州大学的银龄教师马玉汴老师说:“在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浸润下,同学们载歌载舞交流融合,非常贴合青年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既是对学生课外生活的丰富与拓展,也是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扬”。11月6日下午,华服协会及墨缘文学社的会员们受到文学院李宜教授的邀请,盛装参观藏戏服饰展览馆。聆听了李宜老师题为“藏戏服饰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讲座,同学们通过对藏戏服饰与汉服的演变历程的了解,发掘到汉藏文化的互通共融的古老基因,更加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和必要性。11月7日至11月26日,文学院和学校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教育协同研究中心为学校承办“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带领同学们在历代先贤中的经典作品中触摸历史的脉搏,感悟历史的年轮,共同领略祖国大地的壮美山河,共襄海晏河清的中华盛世。11月28日下午文学院学生刊物《翰墨集》第十六辑作品创作分享交流会,诚邀翰墨集几位指导老师和投稿刊用的部分作者,从文学角度阐述个人创作经历与创作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迸发出文学的激情。
11月28日晚,“青春之歌 唱响文院”文学院2021年校园歌手大赛拉开帷幕,作为文学院第一届“与子同袍  共兴中华”社团文化艺术节的闭幕式,活动设计丰富而新颖。张汶、罗红宇、刘舒奕及毛沛琳、沈佳欣均选取《你曾是少年》,抒发青年一代永怀初心,为梦想奋斗不息的情怀;唐明珠、罗小芳、旦增卓嘎带来的歌曲《FLY》,采用说唱与民族音乐的创新结合,展示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卓勇洛布演唱藏式风格浓烈的藏语歌曲《藏家儿子》,表达了对雪域高原的绵绵爱意与深深情意;吴昊现场献唱《温柔》将深藏心底的柔软献给专属的她;邱添、李子韵带来《飞云之下》,让我们在寒冬之际感受到了微醺春风般的温暖;索朗曲珍与次仁拉姆深情演唱《不为谁而作的歌》,鼓励同学们聆听自己的内心声音,向社会传播正面能量。登台竞赛的同学们用音乐诠释热爱,用歌声点亮人生,以嘹亮的歌声、真挚的情感、扎实的基本功,唱出了新时代青年对党、对祖国、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为国奋斗的青春誓言与坚定意志。经过现场评委的打分,最终邱添与李子韵荣获一等奖;卓勇洛布、索朗曲珍与次仁拉姆获得二等奖;吴昊、毛沛琳、沈佳欣、张汶、罗宏宇、刘舒奕、唐明珠罗小芳、旦增卓嘎获得三等奖。
特邀点评徐佳老师分别从选手曲目选择、音准、服装、选手组合搭配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她指出,此次七组参赛队及节目展示内容思想性强、健康向上,符合活动主题,选手唱法多样、情感丰富,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集中展示了当代青年大学生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斗志,期望大家将歌唱的热情投入学习与生活,做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的文学生。
文学院学生会的社管部和文体部特意安排了多彩的穿插节目为闭幕式助兴。开场的街舞,中场现代舞舞蹈《年轻的我们》,展现了我院学子“既能文、又能舞”的青春活力;余奔、马铭晖、于嘉赓和窦子信的吉他及乐器合奏《山的奇迹》,完美融合了民族音乐的精魂与现代音乐的演奏方式,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当中;文体部与华服协会携手带来服装走秀《乐秀》,藏装和汉服、飞鱼服交叠出场,把现场推向高潮。在悠扬的歌声与火热的气氛中,第一届社团文化艺术节圆满闭幕。
回顾一个月的文化艺术活动,一场场具有文院风采、民族特色、西藏特点的文艺活动,打开了校园文化艺术传播的新路径,开拓了校园文化艺术交流的新方式,为建设课外思政教育平台,深挖民族文化的厚重底蕴、根植红色基因,着力打造融思想性、欣赏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符合校园特质的社团文化艺术活动。
文:刘杨
图:组宣部新媒体工作站
审核:任秀丽
版权所有© 2024: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