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介绍
    • 部门简介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工作动态
  • 审计查询
    • 工程审计查询
    • 财务审计查询
  • 服务指南
    • 业务流程
    • 资料下载
  • 政策法规
    • 法律法规
    • 学校制度
  • 教育园地
  • 学校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园地


七个有之”意味长——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8-06-21 信息来源:西藏民族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 浏览次数:6279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米博华
说到党内政治生活,人们自然会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几年前就强调的“七个有之”,愈感其意义之深、分量之重。
“七个有之”,即“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
之所以再次引而论之,是因为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党内政治生活健康与否,关系党风廉政状况;而党风廉政状况又与反腐败形势关系密切。
以往认为,“七个有之”主要涉及的是政治品质、从政素养等问题,或许并没有自觉地把“七个有之”表现与腐败的发生联系起来,这恐怕是认识误区,也是管党治党“宽松软”的一个原因。
政治变质是经济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罪与非罪,违纪与违法,当然应该有区别。但其中的因果关系、内在逻辑,显而易见。比如,一些人“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甚至边腐边升,这肯定与地方和单位主要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排斥异己”有关。在一些地方,一起贪腐案件牵连出一串贪腐分子,这种窝案肯定与“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有关。一些地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成风,也大多与一把手热衷“封官许愿、弹冠相庆”有关;而有的领导干部崇尚为官必须“厚黑”“不琢磨事,专琢磨人”,就会干起“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勾当。
换个角度看,同样如此。从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到利益输送、贿赂成风,从“这个帮”“那个派”到八面玲珑、四处讨好,无不是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践踏,是对政治生态污染、政治生活的破坏,是“三观”尽毁、为官失德酿出的恶果。
思想蜕变是人格堕落的温床。“七个有之”是做人特别是为官的大忌。即使封建社会官场,“结党营私”“阳奉阴违”“封官许愿”等,也是令人不齿的“失德”,而为此丟官甚至丢命的更不知凡几。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出现这样的人,发生这样的事,都是沉重教训。因此,以“七个有之”为镜鉴、为诫勉,时时处处检视自己的言行,也是对干部的爱护和帮助。
全面从严治党,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七个有之”,直面领导干部思想作风的突出问题,直面老百姓的焦虑和困惑——在一个时期内,为什么“四风”问题盛行,贪腐成窝成串,愈演愈烈?为什么老百姓对干部缺少信任,对党风缺乏信心?原因就在于政治生态被污染,党内政治生活不健康。在有的地方正气不扬,“七个有之”畅行其道。换言之,如果各级领导不带头克服、严肃整治“七个有之”,党风廉政建设就难以取得进展。
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正风肃纪的历程,从聚焦作风、纪律、腐败、选人用人四个方面问题,到紧扣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和生活“六项纪律”;从围绕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查找问题,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维护政治生态,可以看到由具体到深层,由阶段到长远,由局部到全局,由治标到治本,依次向前推进的整体思路。从这个意义上领会“七个有之”,可以更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战略布局的深谋远虑。(米博华)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审计处)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