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较深的章节或段落:我们一般在公社吃饭。近平很自律,到了大队,他都会吃“派饭”,吃完之后抹抹嘴,说声“谢谢”,按照规定交半斤粮票,再交1毛5分钱。下午继续走乡串村工作。《习近平在正定P30》
有一年,县委和县政府联合搞了一个“小灶”,其实就是腾出一间空房,摆上桌子椅子,让领导们在屋里吃饭,让服务员把饭菜给他们端过来。习书记去了一次,吃了一顿,后来就再也没去,以后还都在食堂吃,拿饭票和大家一起排队。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小灶”吃了,他也没说啥“不搞特殊化”之类的道理,只是淡淡地说:“咱们都是一起工作的同志,我为什么非要到哪儿去吃”(习近平在正定P298)
对此章节、段落的体会:“廉洁”标志着公正、公道、清正、不贪污受贿,不徇私舞弊等内涵。“公生明廉生威”。廉洁者秉公办事,合理合法行使权力为广大群众服务,不瞻前顾后,敢较真碰硬。“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用来约束言行,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
廉洁自律是一种团结的力量。试想如果人人自律、事事从严,不区别对待、不损公利私,大家就会瞄准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产生一种团结向上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廉洁自律又是一种榜样的力量。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再到现在,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廉洁自律的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新中国建设者、开拓者身上无一不体现着艰苦朴素、坚持原则和一尘不染的廉洁自律作风,体现着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与榜样的力量。廉洁自律同时也是一种正义的力量。大凡廉洁者,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心底无私天地宽”,敢于主持公道,敢于坚持原则,不瞻前顾后,不畏畏缩缩。
作为新时期的基层党员干部,要坚持高线、不触底线、不越红线,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时刻牢记党的纪律,切实增强廉洁自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党领导伟大事业的坚定基石。如何做到廉洁自律,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习和培养。
一、牢记和践行宗旨意识。“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多做“贴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事,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为人民服务中汲取廉洁自律的精神动力。
二、牢记和践行人民意识。认清和处理好权力和责任的关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手中权力来自人民,要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用来谋取私利。
三、牢记和践行严于律己意识。要爱惜名誉、珍惜荣誉,时时处处用党纪国法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独、慎微,始终保持一身正气。
四、牢记和践行甘于奉献意识。党员的先进性在于无私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要有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品德,培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风格和精神。
五、牢记和践行表率意识。廉洁能聚人,律己能服人,身正能带人,无私能感人。古人讲“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处处发挥表率作用,才能站得正,立得直,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有影响力和感召力。
六、牢记和践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把自觉接受监督当做一种坦荡的胸怀、内在的修养来看,思想上真正欢迎监督,行动上真诚接受监督。
七、牢记和践行风险意识。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权力的运行必将更多的被置于阳光和监督之下,领导干部特别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上的领导同志日益成为被监督的对象、被诱惑的目标和被攻击的靶子。
八、牢记和践行敬畏意识。要敬畏人民,切实深刻认识“人民当家作主”和“人民公仆”的真正含义;要敬畏组织,切实珍惜组织培养,不给组织抹黑;要敬畏法纪,切实以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敬畏职责,切实崇尚使命,拒绝失职渎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