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介绍
    • 部门简介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工作动态
  • 审计查询
    • 工程审计查询
    • 财务审计查询
  • 服务指南
    • 业务流程
    • 资料下载
  • 政策法规
    • 法律法规
    • 学校制度
  • 教育园地
  • 学校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园地


【清风民大】“修德养廉”读书分享会优秀心得-刘源

发布时间:2019-06-04 信息来源:西藏民族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 浏览次数:4951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单位:学生工作部(处)   姓名:刘源     党内职务:纪检委员

感触较深的章节或段落:采访对象:王幼辉,1934年11月生,江苏丹阳人,九三学社成员。1981年任正定县副县长。1983年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任河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2003年退休。
    “我们骑自行车下乡,随走随看,主要是看庄稼长势。到了公社,就向公社抓生产的主任了解情况;到了大队,就向大队抓生产的干部了解情况。近平在乡下调查的时候,除了问生产以外,还经常问社员家里的情况。他很喜欢和老百姓聊一些家常话,大家都觉得他这个人很随和,很亲切。后来,据当时县委分管农业的副书记闫书章告诉我,近平在正定短短3年内,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县所有公社、所有大队。”
    “我们一般在公社吃饭。近平很自律,到了大队,他都会吃“派饭”,吃完之后抹抹嘴,说声“谢谢”,按照规定交半斤粮票,再交一毛五分钱。下午继续走乡串村工作。”
    “有一次,我们到东权城公社下乡,吃饭时,有5个公社书记,还有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那天的菜也很简单,有一盘猪耳朵、一盘拌豆腐,这么多人吃这两个菜。主食就是一人一碗面条。东权城公社书记还拿出一瓶酒来给大家喝,近平一口也没喝。吃完饭以后,近平自掏腰包请客,拿出10块钱给了那位公社书记。公社书记笑笑说:“这些饭哪里用得着10块钱?我还倒赚几块钱。”

对此章节、段落的体会:
一、一个自律的人。习近平总书记1982年到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中央军委办公厅到地方来的,而且习近平总书记还是习仲勋的儿子,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但习近平总书记到正定县后,并没有搞特殊,而是严格自律,和大家一样,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来工作和生活。
    二、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当时作为县级领导,配有一辆吉普车作为公车,但习近平总书记通常都不使用,优先给老干部使用,除非遇到重要接待时才自己使用,自己骑一辆旧自行车,而这辆自行车还是从北京工作的时候使用过的,专门邮寄过来的,外出调研、下乡都是骑自行车。
    三、一个遵守制度的人。下乡调研使用工作餐,都是自己缴伙食费和粮票,如果有超出工作餐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都是自己掏腰包,请大家共同聚餐。
    四、一个平易近人的人。正定县的经济条件肯定没有在北京的好,生活上肯定艰苦,但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期间,都是和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搞特殊,没有喊过苦。
    习近平总书记从梁家河担任支部书记、正定县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到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理念和观点,都是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主政期间推出的各项制度和政策有相似的地方,从在正定县提出的“六项规定”到“八项规定”、从严治党、密切联系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都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工作过,了解基层最真实的状况,接触过最底层的人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审计处)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