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师生进藏调研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11-25 / 信息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 浏览次数:21
11月19日下午,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新闻楼106教室举办进藏调研交流会。本次会议旨在总结进藏调研实践成果,梳理调研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为今后的实践教学与学术调研工作提供方向指引。会议由学院教学办潘琪老师主持,执行院长金石及进藏调研项目部分导师、获奖学生代表和24级全体研究生参加此次交流活动。
会议伊始,执行院长金石首先代表学院宣读了进藏调研活动获奖人员名单。本次调研活动共评选出22名优秀调研参与者,金石院长在宣讲中对获奖同学表示热烈祝贺,肯定了同学们在进藏调研中展现出的不畏艰辛、求真务实的实践精神。她强调,进藏调研不仅是学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民族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宝贵机会,希望获奖同学珍惜荣誉,发挥榜样作用,在后续实践中不断进步。
在导师点评环节,各组导师组长结合调研报告及实践过程,对本次进藏调研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刘新利导师肯定了同学们在调研中的认真态度,但也直指部分调研报告存在的核心问题,她指出,部分团队的调研方法单一,仅采用文献分析法,缺失了访谈法这一重要的实践调研手段,不符合调查报告的规范写法,且整体调研缺乏明确的问题意识。她特别强调,调研过程中必须与调研地负责人开展深度访谈,提前设计访谈提纲。
卞丽敏导师则从专业契合度角度进行点评,她表示,多数团队的调研以媒介内容为核心,紧密贴合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习方向,这一做法值得肯定。但部分调研报告存在内容不够细致、数据不够详实的问题,影响了调研成果的说服力。她特别表扬了一名表现突出的同学,其调研不仅明确了核心研究对象,还合理设置了辅助研究对象,调研框架清晰,为其他同学提供了良好范例。
陈航行导师聚焦调研前期准备与内容表达提出建议。他认为,同学们能够围绕核心主题开展调研值得鼓励,但部分团队在进藏前未充分准备调研材料,未提前与调研所需的关键人物、关键材料持有方进行有效沟通,导致调研效率受到影响。同时,部分报告语言组织松散,逻辑不够严谨,需要进一步凝练提升,增强报告的专业性与可读性。
导师点评结束后,本次调研活动一等奖获得者——2023级次仁拉姆同学与乜洋帆同学先后分享调研经验。次仁拉姆同学结合自己“基层社会治理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研究——以当雄县融媒体中心为例”调研主题,详细介绍了从前期文献梳理、访谈提纲设计,到进藏后与当地负责人深度交流的全过程,强调了“问题导向”与“提前筹备”在调研中的重要作用。乜洋帆同学则以“天路传奇:央视两路报道与西藏故事”调研为例,分享了运用多种调研方法收集一手数据,并通过反复打磨提升报告质量的经验,她表示,调研中的每一次沟通与调整,都是对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再运用。
潘琪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交流会不仅梳理了进藏调研的成果与不足,更搭建了师生交流的良好平台。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方案,为同学们提供更完善的调研指导与支持。她希望全体同学以此次交流为新起点,将调研中的收获与反思转化为今后学习与实践的动力,在学术探索与社会服务中彰显新闻与传播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进藏调研交流会的成功举办,有效总结了实践经验,明确了后续改进方向,为学院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将进一步激励同学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中。
(文、图:赵天慧、沈丹丹/审核: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