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在我校举办系列学术活动
发布时间:2014-11-14 / 信息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 浏览次数:1521
授聘仪式结束后,三位学者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举行座谈。对于西藏新闻传播的现实,赵永华教授认为,西藏民族学院在西藏问题研究上具备专业性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交通的日益发达必然带来信息的交流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顺时应势,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理论研究的工作。钟新教授针对西藏传播的浅层化提出看法,倡导品牌化的公共外交和对外传播,关注前沿并联合其他院校走向国际。丁汉青教授建议通过学术的声音促进媒介实践的进步,实现边缘突破的目标。
三位援藏教师在三天时间内相继完成六场学术报告,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同学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并与三位老师展开相关学术问题的交流。此次报告主题广泛,涵盖俄国新闻史的文化解读、论文写作、公共外交、传媒经济等方面。
赵永华教授分别作了《沙皇专制与文人论证:对俄国新闻史的文化解读》、《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俄罗斯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历史,阐释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报业史是国家历史另一种反映等观点。赵永华教授进一步介绍了俄罗斯的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和民族心态,并以历代沙皇新闻参与及制定的新闻政策、文人论证、报业本身的演进历程和蕴含其中的历史三条线索展开了对俄罗斯新闻史深刻的文化解读。在11月10日下午的讲座中,赵永华老师与研究生同学分享了论文方法和写作方式的相关问题,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丁汉青教授跟大家分享的是《认知神经科学在广告领域内的应用》与《理解传统媒体的现实境遇》的学术成果。丁汉青教授以脑科学及潜意识的研究为契点,生动的阐述了神经科学与广告学之间的渗入性与相互依赖性。同时,丁汉青教授就索尼,佳能等国际知名品牌神经广告营销的经典案例进行了精彩的、深层次的剖析,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13日下午,丁汉青教授针对传统媒体的现实境遇,从“纵向衰败与没落的确定”和“横向谁融合谁的不确定”这两个方面进行生动的阐述,同时引用丰富详实的数据指出:传统媒体已经走过辉煌时期,下行的趋势明显;中国传统媒体现状“似乎”优于美国的传统媒体;同时存在中国政策对主流新闻媒体的庇护。在这种情况下,丁汉青教授分析提出失去用户注意是传统媒体衰败的根源,即未来媒体应更加注重洞察用户。
(文:王阳/图:李浩、李思果、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