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帮助
  1. 首页
  2. 学院动态

新闻传播学院组织教师赴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考察

发布时间:2018-11-23 / 信息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 浏览次数:3026

1112-13日,为积极推进转型发展,提升专业实验中心建设水平,新闻传播学院组织各教研室和实验中心教师赴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对两所院校的专业建设、实验中心建设进行考察。
此次考察活动由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杨忠宁带队,新闻教研室教师脱慧洁、播音教研室朱瑞臣、广播电视新闻学教研室钟一博,广告教研室刘小三、李娜、王丽莉,实验中心王凤、同东放、刘畅共10人参与了此次考察活动。
1113日上午,考察组一行首先参观了复旦大学广播电视实验平台、新媒体中心,重点对新媒体中心的建设逻辑和功能布局进行了了解。参观结束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鹏、院长助理张殿元、实验中心主任杨敏以及实验室负责老师就新校区实验中心的建设逻辑、建设思路和规划与考察组一行进行了深入交流。

 当日下午,考察队伍一行人又来到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进行了座谈,考察新闻传播学院扎UN恶意实验室,并交换了实验室建设电影学院实验室,收获宝贵的专业经验。
新闻教研室 脱慧洁
2018年11月13-14日,我随实验中心开展了关于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与建设的参观学习活动,两天的行程,马不停蹄的观察、记录和思考,简要谈谈自己的随想:
1.关于课程建设中的“两手抓”
 一手是新媒体课程的及时跟进,一手是对传统基础课程的重视。
新媒体课程设置涵盖理论、实践技术和实验室操作等环节。基于教学特质,新媒体课程设置倾向于新闻媒体流程中的生产环节,涉及到视听新闻节目、全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等细化的课程设置。个人认为,生产环节的重视,意味着专业人才培养中基本业务能力的扎实锻造,也是对技术更迭问题的有效应对。
    传统基础课程设置涵盖思想、史论、技术、学科等范畴。一方面,理论传播不局限于大众传播领域(美国为代表),也包括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欧洲、加拿大为代表)领域。另一方面,理论传播并不仅限于新闻传播领域的真空传播,而是从社会、政治等角度搭建学科内容框架,以利于学科交流和对话,服务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种宽领域的专业培养模式,同样适应于我们学院,既能打造深广的专业能力,也吻合于当前我院学生参与公务员考试的实际需求。
2.关于新闻学院与宣传部的“合作”机制
    目前“部校共建”的实际工作是资金支持和人才交流。
缺乏“深度交流”。从个人交流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仅限于业务层面的人才交流,需要考虑在业务领域和管理领域的深度交流,这样才能交流才能较为广泛、深入、全面的了解新闻媒体管理部门、新闻媒体单位、新闻教学单位等这些不同单位在组织运行、业务开展、规章制度建立等方面的差异和共性,才能更好的将新闻事业体系的教学、传播、管理部门或组织统合于一体,才能在“部校共建”的契机中切实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缺乏相关激励机制。部校共建涉及组织建设、制度管理、事业提升等内容,在实际推行环节中,要切实考虑到人才交流的激励和相关措施,使人才交流与组织建设、人才成长紧密联系起来。
3.关于新闻学院与媒体合作的“合作”机制
目前学院与业界的合作仅限于学生实习、教师调研,部校共建的人才交流等。
产学合作要服务于学生人才培养。技术更迭给新闻教学带来新局面,学界与业界要同步发展。如,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基本采用索贝系统,包括西藏电视台,我们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并不了解和应用索贝编程,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是滞后于业界实践需求的,这给学生实习入手,以及未来工作入
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 朱瑞臣
参观复旦融媒体实验中心感想如下∶1、实验室需对接西藏社会的融媒体发展实际,深度嵌入西藏社会的新闻传播实际中,而不是孤立于学校的教研框架内。2、人性化实验室,需具备教研实验外的其他丰富细腻的周边功能。如装修风格营造温馨氛围,小巧实用的会谈隔间、自习区、展示区、咖啡厅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部分,却是实验室的建设理念的重要提现。3、实验室的运营需要先进的管理制度,让学生乐于常驻实验室,而不是在宿舍用盗版软件。
广告教研室 李娜
 本次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融媒体实验室参观以及与老师们座谈,特别开眼界,非常有收获。一是他们的设备,虽然我不懂型号,也能看出来先进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虚拟演播室里背景软件的兼容性,学生们拍的任何格式的视频都可以直接用于主持人的背景。二是他们“让学生们进实验室有回家的感觉”的思路。三是米院长提出的“技术不断更新,重要的永远是人脑,是理念”,在技术更迭的时代,让我们能保持清醒。
新闻传播综合实验中心 同东放
上海之行,尤其是复旦新闻传播学院实验室和上海大学实验室的参观考察,触动很大,我们下一步的实验室建设,要根据自身的专业需求,生源质量,合理配置实验设施,以教学为主,用好管好实验设备,发挥地处内地的优势,走出去,请进来与行业前沿保持良好关系,参与各类大赛锻炼学生,取长补短,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人才。
广告教研室 刘小三
2018年11月13日,新闻传播学院一行10人考察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验室建设情况,并就广告学专业建设进行了座谈。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1.实验室建设要以技术应用为导向,而不是围绕设备建设为中心,因为设备更新坏带太快。复旦大学实质上并没有购买太多设备,主要是通过与业界领导者合作,获取端口授权获取做前沿的技术资源,业界最前沿的是什么,学院师生教学实践中使用的就是什么,这样就避免了设备更新造成的巨额资金浪费。
2.融合时代的媒体人才培养,必须突破专业局限性,实现跨学科、院系的联合培养。作为应用性学科和专业,必须依靠其他专业的支持,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3.要搞好学院定位,避免盲目发展和不切实际的发展。面向西藏、服务西藏要求实实在在的抓手,紧紧围绕抓手全力以赴,不要求全求大。
4.实验室使用应全面开放。专业的特点要求实验室需要全天候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