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帮助
  1. 首页
  2. 学院动态

聚焦深度本质感受新闻魅力 ——记央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高级记者牛彦敏讲座

发布时间:2022-11-02 / 信息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 浏览次数:3352

 

近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提升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高级记者牛彦敏应邀为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作题为《深度新闻的魅力》的报告。报告采取线上方式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由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援藏干部许颖副教授主持。新闻传播学院部分专业教师及全体无课学生聆听了报告

牛彦敏老师全程通过《焦点访谈》栏目往期节目欣赏、新闻魅力分享、制作思路分析和采访技巧探讨的方式分别阐释了深度新闻的几大特点。《我这十年:摆脱贫困》这新闻节目用讲述历史、再现细节的方式实现了对“脱贫攻坚”主题的阐释。“雪容融”接棒,转换以人为本》这期节目用现场发现、细节入手的方式深刻地展现了冬奥会向冬残奥会转场过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两则实例都说明了深度新闻的第一魅力在于细节,但细节并非是将所有过程复述或是单一地将信息进行堆叠,而是要体现有细节的“白描”,其产生的效果优于高深的语言、复杂的结构、浓郁的情绪。她强调:“在采访前要做好功课、在采访中要注意发现,有了足够的信息了解,对于细节的抓取也有所帮助通过对《医保目录为何进如何出》节目的分析,展现了深度新闻的第二魅力在于背后的新闻,她说,“深入思考新闻背后的逻辑很关键记者在发现新闻时,不能只关注于新闻的表面,要打开细节,深入挖掘背后的深度与内涵,即要‘横向打开,纵向深入’”。在分析《织牢网约车平台安全网》节目时,牛老师聚焦网约车五道关、夜间安全保障机制、安全失灵这三个靶点,向同学们详细分析了新闻中层层真相是如何表现、如何寻找突破点的,并启示同学们:“作为记者面对公共利益时,要坚持追问、敢于追问”,深刻阐释了深度新闻的第三个魅力——真相。此外,她结合自身的经历向大家分享了女记者成长的难点与优势,勉励同学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能够坚定抵制诱惑、从容面对困难,不断学习、终生学习。

牛彦敏老师的报告实例与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深度新闻的三大特点以及如何制作一个成功的深度新闻作品的技巧,并引导同学们认识到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所必须的坚守,受到了师生一致好评。

            (文:王梦洁/图:王梦洁/审核:许颖 贺震明)

 

主讲人简介:

牛彦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高级记者。连续十多年参加两会报道,多次随访至巴西、土耳其、德国等地,参加金砖峰会、G20峰会等重大时事深度报道。代表作品:《同心战》、《谁顶替我上大学》、《织牢网约车的安全网》等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专题特别奖、中国教育新闻一等奖等多项奖项。